友好往來 當前位置: 首頁>友好往來
張敏秘書長在紀念周鯁生先生誕辰130周年座談會上的致辭
2019-04-04
字號:
小
中
大
(2019年3月31日,武漢大學)
尊敬的萬鄂湘副委員長、竇賢康校長、黃進會長,
各位嘉賓,
老師們,同學們:
首先,我謹代表中國人民外交學會和吳海龍會長,感謝武漢大學的邀請,很榮幸與各位齊聚珞珈山,隆重紀念周鯁生先生誕辰130周年。
周鯁生先生是中國現代國際法學和外交學泰斗、著名教育家,曾于1949年至1964年擔任中國人民外交學會副會長,為外交學會的創建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1949年12月,在周恩來總理的倡導下,中國人民外交學會正式成立。周鯁生先生在卸任武漢大學校長后前往北京,出任外交學會首任副會長,同當時的張奚若會長、喬冠華、胡愈之、錢端升等副會長一起,確定了外交學會的宗旨和章程,創建了新中國第一個全國性人民外交機構。
周鯁生先生在任15年間,正值外交學會人民外交工作從無到有的重要發展時期。外交學會在這段時間共接待來自73個國家的近1600位重要外賓,打破了美西方封鎖,打開了新中國外交局面,這其中也凝結了周鯁生先生的心血。周鯁生先生作為中國現代國際法的一代宗師,在從事人民外交工作的同時,始終心系中國國際法學事業發展。在他領導下,外交學會于1955年翻譯出版了國際法學的重要著作第七版《奧本海國際法》。
早在1945年,周鯁生先生作為聯合國籌備會議中國代表團顧問,曾參與《聯合國憲章》的制定,之后成為最早在中國講授《聯合國憲章》的學者。周鯁生先生到外交學會工作后,為推動我國恢復聯合國席位做出了積極努力。1955年,周鯁生先生接待了應外交學會邀請訪華的聯合國協會世界聯合會負責人。1956年9月,周鯁生先生率外交學會代表團赴日內瓦,以觀察員身份出席了世聯會第十一屆全體大會與十周年紀念大會,闡述了關于“一個中國”和我重返聯合國問題的立場和主張。外交學會仍保存著周鯁生先生當年的發言稿等珍貴材料。
周鯁生先生對人民外交理論有深刻思考和研究。1930年,周鯁生先生在《國際公法之新發展》一書中正式提出國民外交理論。新中國成立后,周鯁生先生在豐富的實踐中不斷進行深入的理論探索,在1964年出版的《國際法》一書中對人民外交的性質和重要作用作了深刻闡述,提出了許多很有價值的觀點。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也是外交學會成立70周年,包括周鯁生先生在內的前輩們通過他們長期辛勤耕耘,為人民外交事業留下了寶貴精神財富。我們將秉承優良傳統,充分發揮人民外交獨特優勢,在新時代續寫人民外交的輝煌篇章,為促進中國同世界各國人民的友誼,做出積極貢獻。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