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季刊
5G為何成為大國競爭的焦點?
項立剛
中國通信業知名觀察家
最近,特朗普把5G定義為一場戰爭,一場美國必須贏的戰爭。《紐約時報》發表長文,稱美國政府已將中美對5G“控制權”的競爭定義為新的“軍備競賽”,認為誰控制了5G,誰就能在經濟、軍事和情報上領先他人。文章援引專家的話說,5G是一場革命,它所產生的影響力將會超過電力給人類社會帶來的改變。
今天5G已經成為世界大國爭奪的一個焦點,是大國未來國力之爭的重要一環。那么為什么5G會被提高到如此高度?它依靠什么力量改變世界技術、經濟甚至政治格局?
一、互聯網的發展讓美國維持了世界經濟、軍事、文化的絕對優勢。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日本經濟高速度增長,制造業取得了巨大優勢,使美國在經濟上面對較大壓力。在制造方面和精細的日本人競爭,美國居于劣勢地位。在經濟上獲得了較大優勢的日本企業,到美國大肆購買地產,對美國經濟和文化都造成了強大的沖擊。
改變這一格局的核心力量就是信息高速公路計劃。美國政府把信息高速公路定義為未來發展的新機會,投入巨大資源打造信息高速公路,同時也造就了一個新經濟時代。
信息高速公路的打造,提升了美國的社會效率、經濟水平和能力,使美國獲得巨大回報。其效應不僅表現在經濟上,也表現在政治、軍事、文化領域,不僅壓制了日本,同時把所有的對手都拋在后面。
信息高速公路推動了個人電腦(PC)產業的發展,所有服務器、PC的架構、CPU、核心部件都由美國企業定義,且最初絕大部分也是由美國企業研發與生產,核心的能力完全掌握在美國企業手中。基于互聯網的硬件設施包括路由器、光器件、光纖等大都是美國企業研發、生產;基于互聯網的協議、PC的操作系統、電腦的瀏覽器、服務器的操作系統都是美國企業研發、生產;最初互聯網服務的網站也都是在美國創立,從美國發展起來,全世界的互聯網服務公司都在抄美國。
我們聽到的世界一流互聯網公司都是美國公司,如英特爾、IBM、微軟、思科、蘋果、AMD、甲骨文、雅虎、AOL、谷歌、Facebook、推特等,這個名單還可以列得更長。在這些新興公司和新經濟的沖擊下,歐洲、日本傳統的企業都失去了光彩。而資本市場更是把新經濟和新興企業作為拉動經濟的新動力。當美國成為全世界的互聯網中心,全世界的金融中心也從歐洲逐漸轉向美國。
互聯網強大的力量從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開始橫掃全世界,基于互聯網技術的產品芯片、PC、互聯網服務成為美國向全世界輸出的最大宗商品,給美國經濟帶來強大的支撐力量。這些產品只是少數精英人士研發,少數企業生產,具有極高的附加值,對勞動人口需求較低,對社會資源需求少,對環境影響降到了最低程度,而回報卻極高,給美國帶來了巨大的利益。
與此同時,美國不僅輸出了產品,還輸出了互聯網文化。自由、民主、開放這種文化精神和價值觀也隨互聯網技術一起走到了世界的每一個角落,影響了世界各個國家,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美國的軟實力,對美國改變中東、東歐的政治版圖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互聯網成為一個代表美國精神、為美國傳輸政治理念、文化、價值觀的重要工具,甚至在有些地方成為了顛覆政權的重要工具。
互聯網讓美國在經濟、政治、軍事、文化上都取得了巨大回報,讓美國持續幾十年維持了絕對優勢地位。從這個角度看,美國對于信息技術的價值和力量的理解,遠比世界其他國家更深刻。
二、網絡能力更意味著巨大的信息和情報價值。
基礎網絡的力量,不僅可在經濟上帶來巨大利益,同樣也會在情報戰中帶來主動權。通過互聯網建立自己的監控中心,獲取全世界的政治、經濟情報,在這方面美國是世界的行業鼻祖,也取得了巨大成功。
我們熟知的“棱鏡(PRISM)”的秘密監控項目,直接進入美國網絡公司的中心服務器里挖掘數據、收集情報。根據報道,泄露的文件中描述PRISM計劃能夠對即時通信和既存資料進行深度監聽。許可的監聽對象包括任何在美國以外地區使用參與PRISM計劃的公司服務的客戶,或是任何與國外人士通信的美國公民。國家安全局在PRISM計劃中可以獲得的數據包括電子郵件、視頻和語音交談、影片、照片、VoIP交談內容、檔案傳輸、登入通知,以及社交網絡細節等等。FBI和NSA挖掘各大技術公司的數據。微軟、雅虎、谷歌、Facebook、PalTalk、YouTube、Skype、AOL、蘋果等公司都在其中。
通過這樣的監控項目,美國不僅成功地監控了本國的互聯網,同時也對國外的服務器進行入侵,利用各種情報打擊對手,甚至通過監控盟友來取得戰略主動權,在情報戰中取得了巨大成功。
這個棱鏡計劃的基礎,就是網絡,是硬件、軟件、系統、數據庫都完全由美國來定義的網絡。只有在這樣的網絡體系中,信息搜集和監控才比較容易實現。對此,美國的情報機構是有清醒認識的。
三、在2G移動通信之爭中,歐洲逐漸占據上風。
在互聯網領域成為全世界主導者的美國,本來有能力成為世界信息通信領域的全面控制者,因為除了互聯網,移動通信最早也是美國研發、部署和生產。摩托羅拉、AT&T成為世界上最早研發移動通信的公司,最初的生產企業也都是美國公司,美國完全可以成為移動通信領域的霸主。但是,在2G到來時,美國卻遭到歐洲的狙擊,失去了這個市場先機。
正是因為看到美國在互聯網發展的統治地位,歐洲不愿意在移動通信發展過程中也受制于美國。歐洲通過政治力量進行聯合,團結起來共同抵制美國。通過成立全球移動通信系統協會(GSMA),歐洲各國追求形成一個自己的標準,通過這個標準來抵制美國對歐洲移動通信的控制與影響。在GSMA的推動下,歐洲研發了自己的2G通信標準GSM,用以對抗美國的CDMA。雖然技術上美國的CDMA更加先進,但是歐洲國家在全世界廣結盟友,尤其把中國這個全世界最大移動通信市場攬入懷中。2G時代,全世界形成了一個龐大的GSM體系,美國只能和韓國形成同盟,市場大大受到壓縮。
2G時代,標準的主導是歐洲GSM,基于GSM的系統設備、芯片、手機產業都蓬勃發展起來。全世界移動通信領域最有代表性的企業是諾基亞、愛立信、西門子、阿爾卡特、薩基姆、飛利浦等,而美國的摩托羅拉漸漸衰落。
在2G時代的移動通信領域美國基本失去主導權。這不僅導致經濟上損失巨大,而且在情報和軍事等方面影響更大。
四、5G奠定的智能互聯網是一場新的戰略競爭。
移動通信在3G、4G時代的發展,大大提升了傳輸速率,數據業務、信息產業爆發式增長,極大地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
在此基礎上,5G將成為跨時代的技術。5G將帶領社會進入萬物互聯時代,不僅網絡速度會大大提升,還有泛在網、低功耗、低時延、萬物互聯、重構安全等特點;不僅會從很多方面提升普通大眾生活,還將滲透進各個行業,和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技術相結合,改變社會管理和運營能力,給整個社會帶來一場全新的變革。
5G的終端不再是電腦和手機,大量的傳統產品將成為智能的終端,機床、汽車、生產線、無人機、門鎖、空氣凈化器、新風機、抽油煙機等,這些都將成為新的終端,而我們的交通、醫院、生產線、家居都會隨著5G到來,進入智能互聯網時代。
比如,以5G為基礎的智能交通體系,不僅僅是無人駕駛,還會形成強大的管理體系,讓路上不再堵車,把道路交通事故減到最小,每年數萬人死于道路交通事故將不再出現。此外,5G還會對智能工業、智慧農業、智慧物流、智能健康管理、智能家居、移動電子商務等產生巨大推動作用,會對社會管理的各方面的智能化形成支撐,大大提升社會效率。
所以,5G改變的不僅是普通人生活,而且是整個社會的安全、效率、成本,它對于生產效率提高,生產成本降低、社會安全的提升、社會管理的提升都有極大的幫助。如果這個體系能在5G的基礎上建立起來,并且高效、平穩地運行起來,社會必將發生巨大變化,這就意味著整個世界的發展會隨著5G的到來出現格局的改變。
5G的技術和網絡部署將決定未來在智能互聯網業務上的競爭力。因此各國對5G的重視遠高于3G、4G。以美國為例,由于美國運營商5G建設速度慢,美國政府甚至曾考慮由政府建設一個5G網絡,租給電信運營商使用,當然這一想法因為太不符合市場經濟原則而被否定。
5G的戰略競爭已經全面展開,競爭的領域已不限于技術,同時還是產業、應用、情報、軍事、政治、外交等各領域的全方位競爭。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提升自己的5G網絡建設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提升基礎建設能力,也是提升綜合國力和戰略能力。
五、中國移動通信產業的發展。
在第一代移動通信和2G時代,中國的通信設備、手機的研發、生產基本還是一無所有,所有的設備和終端都是國外產品。3G時代,中國企業開始有所作為,也提出了TD-SCDMA標準,并被通過為國際標準,但中國還是處于追趕階段。4G時代,中國已經開始和世界一流水平并行。中國提出的TD-LTE和LTE FDD并列為兩個4G通信標準。而4G時代,中國通信設備制造商華為成長為世界上第一大通信設備制造商,世界10強手機廠商,中國已經有7家。中國的互聯網服務成長驚人,百度、阿里、騰訊、京東、美團這些企業為消費者提供了越來越高品質的服務。
近年來,中國手機企業實力大增,手機逐漸進軍中高端,進軍全球市場。躋身世界10強的7家中國手機廠商形成了強大的研發能力和生產能力。最值得關注的是,近年來中國移動互聯網發展迅速,尤其以移動支付為代表的互聯網服務表現驚人。這些企業的創新力和開拓能力充分證明中國業務開發商強大的綜合實力。
中國電信運營商的4G網絡基站數已超過350萬個,實現了中國全國范圍內的全面覆蓋,網絡品質很好。不但是在大城市,而且在比較偏遠地區,甚至鄉村也實現了4G網絡覆蓋,大大提升了社會效率,降低了社會成本,促進了中國的移動電子商務、移動支付、外賣、共享單車、共享汽車這些社會服務產品的發展,讓社會生活變得更為方便,大大領先世界水平。
隨著中國4G網絡的廣泛部署,大量用戶的加入,移動互聯網公司在發展中找到自己的機會,逐漸把移動互聯網應用從一個社交平臺、信息傳播平臺,變成了一個綜合服務的平臺,其中包括社交、移動電子商務、移動支付等。這樣的平臺,能力強大,服務水平高,效果更好,并且向全世界擴散和滲透。今天在歐洲機場退稅已經可以使用支付寶和微信的專門應用,在歐洲、日本的很多商店中已經可以方便使用支付寶和微信支付。
今天中國移動是世界最大的電信運營商,它的用戶是兩個美國人口,用戶多,網絡復雜,利潤水平高,具有強大經濟實力和完善的服務能力。今天世界4大通信系統設備制造商,中國有華為和中興兩家。華為是世界上唯一一家擁有系統設備、終端、芯片全系列研發、生產能力的企業。這一切都為5G發展奠定了基礎。面向5G,中國不僅在通信標準中有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通信、華為、中興、大唐等眾多企業參加,在很多領域,中國支持的技術被寫入標準。
美國國土和中國基本相當,至今4G網絡的基站約35萬個,這樣的基站數,不但在美國較為偏遠地區無法保證有高速度的網絡,在城市內的覆蓋效果也不夠好,這就造成了很多業務的體驗很差。以移動支付為例,對一個中國人而言,在任何地方都有網,用手機都可以方便進行支付,所以今天很多中國人已經不帶現金,不帶銀行卡,只帶手機出門。對一個美國人來說,因為無法保證所有的地方都有網絡,如果不帶銀行卡和現金,很多需要付款的地方無法完成支付。
在傳統互聯網時代,美國是領先世界的,中國也是向美國學習的。移動互聯網最初發展時,twitter、facebook影響了世界,中國的互聯網公司也在向他們學習,比如微博、微信這些業務都帶著一些美國應用的影子。然而,經過這些年的發展,這種關系正在發生變化。最近facebook的創始人扎克伯格宣布將進行戰略轉型,進一步提供語音、視頻聊天、群組、支付等功能。業界普遍認為這是向微信學習,他也表示后悔沒有早點學習微信。
對于中國而言,以往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我們只是跟隨者,是市場接受者,整個產業面臨的外部壓力很小。到了5G時代,我們已經被美國定義為競爭對手,遭到的打擊也是全方位的。對于這場競爭,我們唯有迎戰,用開放的心態,融合世界先進的技術,吸納一切有價值的技術和人才,用產品說話,用高品質、強體驗的業務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