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季刊
中俄關系邁上新征程
李輝
中國政府歐亞事務特別代表 前駐俄羅斯大使?
2019年,在中俄建交70周年的歷史節點和世界百年變局的關鍵當口,習近平主席對俄羅斯進行國事訪問,同普京總統共同做出發展中俄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的決定,釋放出中俄引領構建新型國際關系,為世界穩定增添正能量、為全球發展注入新活力的明確信號。中俄關系站上新的歷史起點,迎來更大發展機遇。
新思想開創新時代
中俄關系的一大鮮明特色是元首頂層設計和戰略引領,這也是中俄關系“千磨萬擊還堅勁”的重要保障。中國共產黨十八大以來,習近平主席即著眼于把中國的發展與世界的共同發展結合起來,把中國人民的根本利益與人類社會的長遠利益統一起來,努力在中國與世界之間構建良性互動,形成一種新型的中國與世界的關系。2013年,習近平主席就任中國國家主席后將俄羅斯作為首個出訪的國家,同普京總統就中俄之間“四個堅定支持”,即堅定支持對方維護本國核心利益、堅定支持對方發展復興、堅定支持對方走符合本國國情的發展道路、堅定支持對方辦好自己的事情達成重要共識,并商定中俄共同推動世界大國“超越零和博弈”,在政治上相互尊重、在經濟上全面互利、在安全上互信包容、在文化上交流借鑒、在意識形態上求同存異,建立長期穩定健康發展的新型大國關系。實踐證明,中俄關系快速健康發展離不開兩國元首的精心呵護和戰略引領,是習近平外交思想的生動體現和成功實踐。
中俄是互利共贏開放路線的倡導者。習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俄羅斯堅定支持。兩國元首就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同歐亞經濟聯盟建設對接合作發表聯合聲明,普京總統作為主賓來華出席了兩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中俄相互支持對方提出的重大國際合作倡議、推進互聯互通建設和貿易投資制度化安排,對接合作取得重要成果。中俄呼吁國際社會分享發展機遇,支持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維護以世貿組織為核心、以規則為基礎的多邊貿易體制,反對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推動世界經濟強勁、可持續、平衡、包容增長。
中俄是構建新型國際關系的先行者。和平穩定、發展進步、合作共贏是時代前進的方向。跟不上時代前進的步伐,早晚會被時代淘汰。中俄建交70年來,經歷風風雨雨,最終探索出一條符合兩國根本利益,不結盟、不對抗、不針對第三方的國家關系模式。得益于此,中俄關系快速成長為“互信程度最高、協作水平最高、戰略價值最高”的一組大國關系,為促進兩國發展振興,維護世界和平、穩定、發展作出重要貢獻。中俄關系的成功經驗,在于兩國遵循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理念,順應了時代潮流。中俄關系模式昭示著,只要國際社會成員相互尊重、平等交往,將本國利益與各國利益結合起來,共同擔當,商量著辦事,就能夠實現合作共贏。
中俄是發展全球伙伴關系的領跑者。中俄均將打造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的全球伙伴關系網絡作為外交方針。兩國共同引領上海合作組織建設,積極參與金磚國家和“金磚+”合作,為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合作拓展平臺。兩國相互支持“一帶一路”建設和“大歐亞伙伴關系”建設,在全球范圍內和區域一體化機制間搭建合作橋梁。中俄在二十國集團、聯合國發揮重要影響,深度參與全球治理。中俄“朋友圈”不斷擴大,為推動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應對全球性挑戰,維護地區和世界和平穩定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俄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同路人。習近平主席深刻思考人類前途命運,形成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重要思想。2013年,習近平主席在莫斯科國際關系學院發表演講,首次闡釋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國際社會予以高度評價。普京總統秉持相近理念。他在2017年瓦爾代年會上發表講話,指出獨善其身在當代世界是不現實的追求,實現世界的安定與繁榮是整個國際社會的責任。2018年,普京總統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首度寫入兩國元首聯合聲明,并在以后的雙邊政治文件中繼承延續,成為中俄國際協作的重要內容。中俄兩國決心與國際社會同呼吸、共命運,“中俄組合”成為國際體系變革中最積極的因素和推動全球治理改革最活躍的動力。
新時代繪就新愿景
推動中俄關系在高水平上實現更大發展是中俄兩國和兩國人民的共同愿望。2019年6月,習近平主席同普京總統發表聯合聲明,賦予中俄關系“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伙伴”新定位,并對兩國關系下一階段發展的總體目標、基本原則、合作方向作出全面規劃和部署,描繪了新時代藍圖。
中俄將守望相助。相互支持是中俄關系的核心價值。新時代,兩國將給予對方更富力道的戰略支撐,將“四個堅定支持”貫徹始終。兩國將進一步加強保障各自主權、安全和領土完整,以及應對各類傳統和新型安全威脅與挑戰的合作,絕不允許任何勢力利用本國領土從事反對對方的活動,絕不允許任何勢力干涉兩國內政。
中俄將深度融通。兩國將把政策、設施、貿易、資金、民心五個維度打通,就國家發展戰略進行密切協調和戰略協作,將共同規劃各領域合作原則、方向和具體舉措,全面實現共同發展。
中俄將開拓創新。兩國將著眼時代要求和發展需求,進一步挖掘兩國關系潛力和發展動能,提升各領域合作“含金量”。除經貿、能源、投資等傳統領域以外,兩國將進行長遠戰略考慮和規劃,打開合作思路,創新合作模式,久久為功,持續推進合作,努力實現經濟社會效益雙豐收。
中俄將協力踐行普惠共贏。兩國將秉持多邊主義原則,共同推動建設新型國際關系、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兩國將在國際事務中貢獻大國智慧、發揮大國作用、承擔大國責任,依托廣泛國際合作,堅定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和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推進全球治理體系改革,促進世界和平穩定和經濟可持續發展,維護人類共同利益。
新愿景產生新動力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2020年,中俄雙方將努力為新時代雙邊關系開好局。習近平主席和普京總統互致新年賀電時,提出了今年雙邊關系發展目標,即引領兩國全方位合作邁上新臺階,為中俄各自發展振興助力增勢。今年,中俄將啟動科技創新年,將共同慶祝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暨聯合國成立75周年,雙方將全力以赴,將領導人共識轉化為豐碩合作成果,造福兩國人民。
今年的中俄關系有四大看點。
一看政治互信愈加牢固。中俄將堅持以元首外交為引領,機制性交往為抓手,多邊機制為平臺,開展“背靠背”、“肩并肩”多維度全面戰略協作。中俄均堅持把發展中俄關系作為本國外交優先方向,堅定相互支持對方振興和強大。面對霸權主義國家針對中俄遏制、打壓、制裁、霸凌、干涉、離間、抹黑的種種伎倆,兩國將堅定不移鞏固雙邊關系,加強溝通協調,相互策應支持,共同應對威脅與挑戰。
年初以來,面臨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中俄攜手合作應對,政治互信愈加牢固。普京總統通過向習近平主席致慰問電、打電話、公開發聲等形式表達對中國抗疫的堅定支持。兩國政府根據疫情形勢發展及時向對方援助急需的醫療物資。雙方還互派專家組交流抗疫經驗。抗疫合作成為中俄關系高水平和特殊性的生動體現。
二看利益交融不斷深化。雙方將拓展“一帶一路”同歐亞經濟聯盟、“大歐亞伙伴關系”建設對接合作,特別是打造互聯互通新格局。中俄將以科技創新年為契機,加強科技創新聯合攻關,力爭在大科學、大數據、人工智能、5G等前沿領域取得新突破,推動航空、航天、智能制造、能源一體化等領域項目落地,積極開展技術交流和產業合作,共同提升中俄競爭優勢。
三看攜手捍衛公平正義。中俄作為戰勝法西斯和維護戰后國際秩序的關鍵力量,將共同呼吁國際社會銘記歷史、珍惜和平,維護來之不易的勝利成果。兩國將積極參與紀念聯合國成立75周年活動,堅定不移維護聯合國權威,支持加強聯合國作用,維護多邊主義,捍衛國際公平正義,就完善全球治理獻計獻力。
四看人民友誼續譜新篇。中俄人民曾在共同抗擊法西斯侵略的斗爭中以鮮血和生命鑄就牢不可破的友誼。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這場沒有硝煙的斗爭中,兩國友誼再次升華。俄主流媒體持續刊發支持中國抗疫的報道和文章,高度評價中國抗疫的積極努力和重要成果,表達對武漢及全中國人民戰勝疫情的堅定信心和支持。俄社會各界友好人士紛紛自發錄制視頻,通過網絡平臺聲援中國全民抗疫行動,來自俄民眾的“中國,加油!”“武漢,加油!”聲音不絕于耳,令人感懷至深。莫斯科動物園和俄羅斯的小朋友們踴躍參加“隔離病毒,但不隔離愛”線上線下宣傳活動、俄藝術家蓋爾曼向中國駐俄使館贈送寓意兩國堅強互助的油畫《命運之線》......中國人民投桃報李,通過各種方式向俄方抗疫表達堅定支持。黑龍江等毗鄰省份及中國其他省市紛紛通過友城渠道向俄各地方提供援助,阿里巴巴等中方企業向俄方援助急需的防護物資。親望親好,鄰望鄰安。兩大鄰國,兩個偉大民族,世代友好,守望相助,善莫大焉!
新時代中俄關系,有豐富經驗積淀,有先進思想指引,有深厚民意基礎,具備強大內生動力,順應時代發展潮流,必將不斷攀登新的歷史高度,為當代國際關系樹立標桿,為人類進步事業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