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季刊
深化國際抗疫合作,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王曉濤
國家國際發展合作署署長??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習近平主席多次深刻指出,流行性疾病不分國界和種族,是人類共同的敵人。在疫情面前,全人類只有精誠團結,才能共克時艱;只有共同努力,才能戰勝病魔。有效開展國際合作是戰勝疫情的當務之急。中國積極開展國際抗疫合作,為有關國家和國際組織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和支持,是中國堅持正確義利觀的必然要求,是一個曾在艱難時刻受人幫助的國家義不容辭的責任,是作為一個負責任大國應有的使命擔當。
一、雪中送炭,萬里馳援,以對外抗疫援助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
在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應對新冠肺炎特別峰會等重要多邊場合,習近平主席表示,中方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愿向其他國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為世界經濟穩定作出貢獻。中國政府言必信、行必果。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中國在自身疫情防控面臨巨大壓力的情況下,第一時間啟動對外緊急人道主義援助。國家國際發展合作署會同外交部、衛生健康委、商務部、發改委、工信部、財政部、交通運輸部、海關總署、民航局等部門以及實施企業密切協作,開展了新中國成立以來援助時間最集中、涉及范圍最廣的一次緊急人道主義行動,以實際行動彰顯了中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真誠愿望。
中國向疫情嚴重、防疫能力較薄弱的國家和歐盟、非盟、東盟等國際地區組織提供抗擊疫情急需的防疫物資。截至2020年10月,已向150個國家和7個國際組織分批提供了檢測試劑、口罩、醫用手套、呼吸機、防護服、隔離眼罩、醫用鞋套、紅外線測溫儀等防疫物資。
中國通過派遣醫療專家組,與有關國家醫療衛生機構和專家開展經驗分享和交流,介紹中國的抗疫經驗和策略。截至目前,我們已向伊朗、意大利、塞爾維亞、巴基斯坦、菲律賓、俄羅斯、埃塞俄比亞、布基納法索、秘魯等33國派出35個醫療專家組。專家團隊弘揚大愛無疆的精神,無懼疫情兇險,奔走在戰疫一線,毫無保留地提供疾病防控、臨床診療、社區管理等方面指導和咨詢,為當地防控疫情發揮了積極作用。
中國積極支持世界衛生組織和其他重要多邊發展機構共同抗擊疫情。2020年3月和4月,中國響應聯合國和世界衛生組織籌資呼吁,向世衛組織提供兩批共5000萬美元現匯援助,用于增強有關國家防疫能力、加強公共衛生體系建設;積極參與世衛組織發起的“全球合作加速開發、生產、公平獲取新冠肺炎防控新工具”倡議。為支持聯合國在國際事務中發揮核心作用,中國宣布向聯合國新冠肺炎疫情全球人道主義應對計劃提供5000萬美元支持。中國還發起二十國集團抗疫援助倡議,在世衛組織支持下加強信息溝通、政策協調、行動配合。
中國秉承“天下一家”的理念,為全球疫情防控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展示了講信義、重情義、揚正義、守道義的大國形象,生動詮釋了為世界謀大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大國擔當。
二、投桃報李,守望相助,以對外抗疫援助譜寫全球命運與共的動人篇章。
疫情無國界,人間有真情。我們不會忘記,在中國抗擊疫情最困難的時候,很多友好國家給予了中方寶貴支持。中國人民心存感激、銘刻于懷。“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此次對外抗疫援助充分展現了中華民族大道之行、天下為公的寬闊胸襟和樂善好施、扶危濟困的俠肝義膽。中國與老朋友們同舟共濟、守望相助的抗疫故事也成為國際媒體、海內外網友爭相傳頌的佳話。
一直以來,中國和巴基斯坦都是患難與共的真朋友、同甘共苦的好兄弟。中巴特殊友誼是歷史的選擇,深深扎根在兩國人民心中。在中國全力應對國內疫情之時,巴方給予了我們堅定的支持。巴基斯坦傾盡全力,調集了國內所有防護物資援助中國。巴基斯坦總統阿爾維說:“用全國防疫物資支援中國,這是朋友間應該做的。我們沒有想為自己留后路。”巴基斯坦此舉感動了無數中國人,成為爭相傳頌的佳話,充分彰顯了中巴“鐵哥們兒”的真摯情誼。在巴基斯坦面臨疫情挑戰時,中方積極同巴方分享防控經驗,向巴方提供急需的抗疫物資,攜手應對共同挑戰。截至目前,中方已分5批向巴方提供了檢測試劑、醫用防護服、醫用N95口罩、醫用外科口罩等醫療物資。此外,中方還將支持巴方建設一所隔離醫院。阿爾維總統專程訪華,感謝中國為世界作出的貢獻,表達巴方與中國的兄弟情誼。
今年年初,在中國抗擊疫情的緊要關頭,意大利政府和人民向中方提供了急需的物資援助。我們也清晰記得,2008年中國汶川大地震,意大利第一個派出了醫療專家團隊前往四川重災區援助。患難時刻見真情,中國政府和人民牢記意大利政府和人民的真摯友情。當我們關注到意大利疫情日趨嚴峻,正面臨醫療物資緊缺的局面,中國緊急通過包機等形式向意大利提供了多批醫療物資援助。意大利總理專門打電話給習近平主席,表達真誠謝意。中意聯合抗疫的真摯情感正如中國第二批醫療專家組抵達意大利米蘭時打出的橫幅上所書:“我們是同海之浪、同樹之葉、同園之花”。
中國和非洲從來都是命運共同體。非洲國家政府、社會各界為中國抗擊疫情加油祝福,在自身并不富裕的情況下仍然捐款捐物。赤道幾內亞只有100多萬人口,仍為我國抗擊疫情提供了200萬美元的現匯援助。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體現了中非人民的深厚情誼。中國密切關注非洲疫情形勢,向非盟和50多個非洲國家分批提供了抗疫物資援助。非盟發表聲明稱,這些物資“將極大增強非洲應對疫情的能力”。南非總統拉馬福薩發表講話,感謝中國政府和企業對非洲國家抗疫的大力支持;津巴布韋總統姆南加古瓦稱中方援助是真正的友誼之舉;南部非洲發展共同體執行秘書塔克斯表示,中國為全球合作抗疫樹立了榜樣,對全球公共衛生事業盡責,體現了負責任大國的擔當。
三、以人為本,聚焦民生,以對外抗疫援助開啟中國國際發展合作新的征程
2020年是中國開展對外援助70周年。70年來,中國本著國際主義和人道主義精神,關注廣大發展中國家消除貧困、改善民生、謀求發展的偉大事業,在南南合作框架下和力所能及的范圍內,積極開展對外援助,參與并推動國際發展合作。中國的對外援助,不僅僅講“滴水之恩,涌泉相報”,更堅信“烈火煉真金,患難見真情”。中國從來不會在朋友有難時袖手旁觀,更不會在伸出援手時夾雜私利。特別是在緊急人道主義援助方面,中國為經受自然災害、重大傳染病疫情的國家救急、救難,獲得國際社會的高度贊譽。無論是在印度洋海嘯、尼泊爾特大地震,還是在應對埃博拉、鼠疫和寨卡疫情中,都能看到中國援助的身影。此次我國對外抗疫援助物資上的寄語更生動體現了這一點,“千里同好,堅于金石”、“執手相攜,摯友同心”、“山和山不相遇,人和人要相逢”……這些中國詩文和外國諺語承載著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深刻內涵,也印證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時代意義。
當前,全球疫情仍在不斷發展,各國都在全力應對。中國將在做好自身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認真落實習近平主席在第73屆世界衛生大會視頻會議、聯合國成立75周年紀念峰會、中非團結抗疫特別峰會等場合宣布的舉措,根據有關國家的實際需求,繼續推進疫情防控國際合作,繼續支持受疫情影響的國家特別是廣大發展中國家抗疫斗爭以及經濟社會恢復發展,繼續毫無保留地同世界衛生組織和國際社會加強信息共享和經驗交流,支持世界衛生組織發揮全球抗疫領導作用,與全球各國一道共同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眾人拾柴火焰高”。只要國際社會團結一致,形成合力,就一定能夠凝聚起戰勝疫情、護佑世界人民健康福祉的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