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季刊
步入新時代的中國—中亞關系
外交部歐亞司司長
今年是中國同中亞五國建交30周年。1月25日,習近平主席同中亞五國元首相聚“云端”,隆重舉行慶祝建交30周年視頻峰會,習近平主席發表《攜手共命運 一起向未來》的重要講話,回顧雙方關系發展歷程,總結合作成功經驗,提出“攜手構建更加緊密的中國—中亞命運共同體”的新目標新方向。峰會通過并發表《中國同中亞五國領導人關于建交30周年的聯合聲明》,鄭重宣告各方決心合力構建內涵豐富、成果豐碩、友誼持久的戰略伙伴關系,打造中國—中亞命運共同體,中國同中亞五國關系進入新時代。
這個“新”體現在雙方高度互信的戰略伙伴關系上。建交后,中國同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通過友好協商,建設性解決歷史遺留的邊界問題,將3300多公里的邊界打造成友誼、合作的紐帶,為國際社會和平解決領土問題樹立典范。30年來,中國同中亞國家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問題上相互堅定支持,尊重彼此走符合本國國情的發展道路,支持彼此維護本國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雙方關系實現由睦鄰友好合作關系到戰略伙伴關系、再到全面戰略伙伴關系的重大歷史性飛躍,成為彼此信賴和倚重的戰略伙伴,雙方關系發展站在全新起點上。
這個“新”體現在雙方互利共贏的務實合作上。中國同中亞國家開展務實合作從不附加任何政治條件,始終以造福地區和地區人民為初心使命。30年來,中國同中亞國家互相開放合作市場、共享發展機遇、深挖合作潛力,以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合作共贏為原則全方位推進各領域務實協作,中國已成為中亞各國最大或最主要的經貿伙伴和投資來源國,中國同中亞國家雙邊貿易額從建交之初的4.6億美元增長至2021年的500多億美元,增幅超過100倍。在疫情形勢下雙方合作逆勢快速攀升實屬不易。
這個“新”體現在雙方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上。2013年,習近平主席在訪問哈薩克斯坦期間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倡議,“一帶一路”由此發端并得到中亞各國積極支持和熱情參與。八年多來,“一帶一路”倡議同中亞各國發展戰略深度對接,各領域具體合作項目有序推進,立體化互聯互通格局初現雛形,中哈原油管道、中國—中亞天然氣管道、中吉烏公鐵聯運安全穩定運營,途經中亞的中歐班列累計開行超過2.5萬列,成為疫情期間馳騁歐亞大陸的“鋼鐵駝隊”。雙方在水利、電力、紡織、化工等領域實施一大批新項目,農業、數字經濟、人工智能、新能源成為合作新亮點。
這個“新”體現在雙方同舟共濟維護地區安全穩定上。中國同中亞國家唇齒相依、安危與共,維護本地區和平安寧符合中國和地區國家的共同利益。中國同中亞國家始終踐行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新安全觀,積極深化執法安全合作,開展打擊“三股勢力”、販毒、跨國有組織犯罪、大型活動安保等領域合作,共同反對外部勢力干涉內政、策動“顏色革命”,反擊一切干擾地區穩定友好大局的圖謀與行動。雙方就阿富汗局勢及時協調立場,積極發揮鄰國的建設性作用,共同推動阿建立開放包容政府。雙方還攜手應對疫情,構筑公共衛生安全屏障。
這個“新”體現在雙方相知相親的民間友好上。30年來,中國同中亞國家傳承絲路友好,多渠道、多層次開展人文交流,推動媒體、婦女、青年、智庫、地方、體育等領域交流機制化、定期化。截至目前,中國同中亞國家共建58對友好城市,13所孔子學院、22家孔子課堂在中亞落地生根,中國眾多知名高等學府設有中亞國別研究中心和中亞語言專業,魯班工坊合作順利起步,互派留學生、聯合考古、旅游、文學作品互譯和影視劇互映合作成果豐碩。疫情阻隔了距離,卻無法阻隔雙方民眾交往的熱情,尤其在疫情之初,雙方民眾互相加油打氣,詮釋了患難見真情的真摯情誼。中國同中亞傳承千年的世代友好達到全新高度。
這個“新”體現在雙方精誠團結的國際協作上。中國同中亞國家在聯合國、上海合作組織、亞信等多邊組織框架下團結協作、密切配合,積極支持彼此提出的倡議。習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發展倡議得到中亞各國的高度贊同和熱烈呼應。中國同中亞國家始終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共同反對單邊主義和霸凌行徑,捍衛多邊主義,堅定維護發展中國家共同的戰略安全和發展利益,推動國際秩序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雙方順應形勢發展需要,建立“中國+中亞五國”外長會晤機制,向全世界展示本地區求合作、謀發展、促復興的姿態。
當前,我們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各類挑戰層出不窮、各種風險日益增多。面對新形勢下“建設一個什么樣的世界,如何建設這個世界”的時代之問,習近平主席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實現共贏共享”的中國主張、中國方案,指出要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諒的伙伴關系,營造公道正義、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謀求開放創新、包容互惠的發展前景,促進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構筑尊崇自然、綠色發展的生態體系。實踐證明,這是促進人類社會實現共同發展繁榮、維護持久和平的正確選擇。我們欣喜地看到,中國同中亞國家始終相向而行,用實際行動走在國際社會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第一方陣。
習近平主席在中國同中亞五國建交30周年視頻峰會上宣布,中國愿同中亞國家乘勢而上,并肩奮斗,攜手構建更加緊密的中國—中亞命運共同體。習近平主席還提出深耕睦鄰友好的示范田、建設高質量發展的合作帶、強化守衛和平的防護盾、構建多元互動的大家庭、維護和平發展的地球村五點切實可行的建議。2月初,中亞五國元首又齊聚北京,共襄冬奧盛會,習近平主席同五國元首舉行疫情以來首次元首層級實體會晤,達成重要合作共識。年初以來的系列高層交往全面擘畫中國同中亞國家關系發展藍圖,為新時代雙方關系發展把舵領航,成為雙方關系發展新的里程碑。新時代孕育新機遇,新機遇呼喚新作為。展望下一個30年,雙方關系發展前景廣闊,未來可期。
我們熱切期待中國同中亞國家政治關系好上加好。密切的高層交往是中國同中亞國家關系的鮮明特色,習近平主席曾遍訪中亞,同各國元首建立了良好的工作關系和深厚的個人友誼,為雙方關系發展指明航向。下一步,中國將以雙方元首達成的共識為指引,繼續秉持相互尊重、睦鄰友好、同舟共濟、互利共贏四項原則,堅持親誠惠容理念,深化同中亞各國的睦鄰友好關系,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問題上堅定相互支持,完善政府間合作機制,推動各層級定期往來,用好“中國+中亞五國”外長會晤平臺,實現雙方關系不斷提質升級。
我們熱切期待中國同中亞國家務實合作走深走實。中國同中亞各國資源稟賦不同、經濟發展階段各異、合作潛力巨大,雙方既有深化務實合作的政治意愿,也有良好的合作基礎。下一步,中方將以共建“一帶一路”合作為發展引擎,擴大貿易產品名錄,推動中亞國家更多優質商品和農產品進駐中國市場,全力落實到2030年雙方貿易額達到700億美元的目標。中方愿以交通、能源、農業、基礎設施為重點合作領域,暢通產業鏈供應鏈,在中亞實施更多切實惠及普通民眾的民生項目,分享中方在高科技、數字經濟、脫貧等領域發展經驗。
我們熱切期待中國同中亞國家安全協作不斷深化。正如習近平主席指出的,和平是地區各國人民的共同企盼,新冠肺炎疫情再次證明,病毒沒有國界,人類命運休戚與共。中方將繼續同中亞國家加強在打擊“三股勢力”、邊境管控、網絡反恐等領域合作,深化在大型活動和油氣管道安保、打擊販毒和跨國有組織犯罪、維護生物安全等領域協作,通過上合組織—阿富汗聯絡組會議、阿富汗鄰國外長會等機制為阿和平重建貢獻力量,共同維護地區和平穩定。中方將通過向中亞國家提供疫苗和抗疫物資、推進疫苗和特效藥聯合生產、加強傳統醫學合作等形式維護公共衛生安全。
我們熱切期待中國同中亞國家友好情誼歷久彌新。“國之交在于民相親”,民間友好是中國同中亞國家關系的寶貴財富和內生動力,中方將致力于構建多元互動的人文交流大格局,探索豐富多彩的人文交流形式,繼續推進婦女、智庫、媒體、考古等領域合作,在疫情形勢下探索旅游合作新模式,為青年交流、訪學創造更多機會,充分發揮友城機制作用,舉辦各類線上線下藝術交流活動,開展各層級、全領域友好往來和互學互鑒,讓絲路精神在新時代散發出新的異彩和生機。
我們熱切期待中國同中亞國家國際協作日益密切。中國同中亞國家同為發展中國家,是天然的合作伙伴和盟友,雙方在諸多國際和地區問題上擁有最廣泛的共同利益和相似立場。在百年變局、世紀疫情和大國博弈的復雜國際局勢背景下,中方愿同中亞各國加強在聯合國、世貿組織、上合組織等國際和地區組織框架下合作,做彼此堅強的“大后方”,捍衛好共同的安全和發展利益,維護國際公平正義,反對冷戰思維和零和博弈,做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多邊主義的倡導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中國同中亞國家的友好情誼傳承千年、牢不可破,中國同中亞國家的合作基礎堅實、勢頭強勁,我們有信心、有決心推動新時代中國—中亞國家關系取得新收獲、再創新高度,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新表率、新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