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季刊
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 共同開創數字時代更加美好的未來
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副主任
2015年12月,習近平主席在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首次提出“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理念,得到國際社會廣泛關注和普遍認同。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在網絡空間的具體體現和重要實踐,彰顯了對人類共同福祉的高度關切,反映了國際社會的共同期待,為推動全球互聯網發展治理貢獻了中國智慧、中國方案。
時代背景
當前,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交織疊加,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開。信息革命是最鮮明的時代特征之一,人類社會進入數字化發展和轉型的新階段,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正在重塑經濟社會生活各領域各方面,深刻改變了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隨著大數據、人工智能、5G、工業互聯網等技術不斷創新和相互嵌入,網絡空間與物理空間高度融合,新一代數字技術在疫情防控、經濟復蘇、節能減排、減貧等領域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網絡空間作為人類共同的新家園,給人類文明進步帶來了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
與此同時,互聯網領域發展不平衡、規則不健全、秩序不合理等問題更加突出,網絡空間霸權主義、強權政治日益凸顯,保護主義、單邊主義抬頭,不同國家和地區之間的數字鴻溝不斷拉大,全球互聯網基礎資源管理體系難以反映大多數國家意愿和利益,世界范圍內侵犯個人隱私、傳播種族主義、散布虛假信息、實施網絡詐騙、網絡恐怖主義活動等違法犯罪行為已成為全球公害。網絡安全因素與地緣政治傳統安全威脅相互交織,給全球安全穩定帶來新挑戰。特別是近期個別國家發起所謂“互聯網未來宣言”,制造分裂、挑動對抗,嚴重阻礙了國際社會推動網絡空間全球治理的努力。
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是把握信息時代發展機遇的必然選擇,是應對網絡空間風險和挑戰的現實需要,也是在網絡空間加強團結協作、維護公平正義、共享數字紅利的必由之路。
習近平主席關于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的理念內涵豐富、思想深邃。具體來講,主要包括“四項原則”“五點主張”“四個共同”等內容。
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應堅持以下四項原則:尊重網絡主權。《聯合國憲章》的原則和精神也應該適用于網絡空間。我們應該尊重各國自主選擇網絡發展道路、網絡管理模式、互聯網公共政策和平等參與國際網絡空間治理的權利,不搞網絡霸權,不干涉他國內政,不從事、縱容或支持危害他國國家安全的網絡活動。維護和平安全。網絡空間不應成為各國角力的戰場,更不能成為違法犯罪的溫床。各國應該共同努力,防范和反對利用網絡空間進行犯罪活動。維護網絡安全不應有雙重標準,不能一個國家安全而其他國家不安全,一部分國家安全而另一部分國家不安全,更不能以犧牲別國安全謀求自身所謂絕對安全。促進開放合作。完善全球互聯網治理體系,維護網絡空間秩序,必須堅持同舟共濟、互信互利的理念,擯棄零和博弈、贏者通吃的舊觀念。各國應該推進互聯網領域開放合作,豐富開放內涵,提高開放水平,搭建更多溝通合作平臺,創造更多利益契合點、合作增長點、共贏新亮點,推動彼此在網絡空間優勢互補、共同發展,讓更多國家和人民搭乘信息時代的快車、共享互聯網發展成果。構建良好秩序。網絡空間不是“法外之地”。應該遵守法律,明確各方權利義務。要堅持依法治網、依法辦網、依法上網,讓互聯網在法治軌道上健康運行。同時,要加強網絡倫理、網絡文明建設,發揮道德教化引導作用,用人類文明優秀成果滋養網絡空間、修復網絡生態。
推動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國際社會應從五個方面加強溝通、擴大共識、深化合作:加快全球數字基礎設施建設,促進互聯互通。加大資金投入,加強技術支持,共同推動全球數字基礎設施建設,讓更多發展中國家和人民共享互聯網帶來的發展機遇。打造網上文化交流共享平臺,促進交流互鑒。發揮互聯網傳播平臺優勢,讓各國人民了解中華優秀文化,讓中國人民了解各國優秀文化,共同推動網絡文化繁榮發展,豐富人們精神世界,促進人類文明進步。推動網絡經濟創新發展,促進共同繁榮。通過發展跨境電子商務等,促進世界范圍內投資和貿易發展,推動全球數字經濟發展。保障網絡安全,促進有序發展。共同遏制信息技術濫用,反對網絡監聽和網絡攻擊,反對網絡空間軍備競賽。推動制定各方普遍接受的網絡空間國際規則,制定網絡空間國際反恐公約,健全打擊網絡犯罪司法協助機制,共同維護網絡空間和平安全。構建全球網絡空間治理體系,促進公平正義。完善網絡空間對話協商機制,研究制定全球互聯網治理規則,使全球互聯網治理體系更加公正合理,更加平衡地反映大多數國家意愿和利益。
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要堅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做到發展共同推進、安全共同維護、治理共同參與、成果共同分享,把網絡空間建設成為造福全人類的發展共同體、安全共同體、責任共同體、利益共同體。習近平主席指出,國際社會迫切需要攜起手來,順應信息化、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趨勢,抓住機遇,應對挑戰。中國愿同世界各國一道,把握信息革命歷史機遇,培育創新發展新動能,開創數字合作新局面,打造網絡安全新格局,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攜手創造人類更加美好的未來。
中國實踐
中國作為負責任的互聯網大國,始終不渝走和平發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倡導維護各國在網絡空間的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積極參與網絡空間國際治理進程,搭建世界互聯網大會等平臺,不斷深化網絡空間國際交流合作,積極推動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為國際社會凝聚共識和探索實踐發揮了積極作用。
(一)致力于發揮數字技術優勢,提升全球互聯互通水平
提升互聯網接入水平。中國積極推動提升全球互聯網接入水平。中國企業參與的非洲光纜骨干網建設合作項目,幫助非洲國家打開了數字化信息高速通道。我們主張在尊重各國網絡主權和網絡政策的前提下,探索以可接受的方式擴大互聯網接入和連接,讓更多發展中國家和人民共享互聯網帶來的發展機遇。
推進數字基礎設施建設。中國采取積極、包容、協調、普惠的政策,加快全球數字基礎設施建設。中國企業支持多個國家5G網絡建設,積極開展5G技術創新及開發建設的國際合作。我們倡導攜手提升數字基礎設施建設、運營與服務水平,支持5G、物聯網、工業互聯網發展,打造新的經濟增長動能。
利用數字技術提升公共服務水平中國實踐。中國積極運用數字技術助力全球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國研發的疫情預測信息平臺等公共產品在助力相關國家疫情防控中發揮了積極作用。我們呼吁推動利用數字技術應對疫情、自然災害等突發公共事件的經驗分享和合作,提升公共服務水平。
(二)堅持創新賦能,推動全球數字經濟發展
助力全球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中國積極助推全球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進程。2016年以來,中國與五大洲22個國家建立雙邊電子商務合作機制。中國積極開展云計算領域國際合作。我們呼吁共同提升數字化水平,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在更廣范圍、更深程度、更高水平實現融合發展。
積極參與多邊平臺數字經濟治理。中國積極參與多邊機制下的數字經濟治理合作,在亞太經合組織提出“數字化綠色化協同轉型發展”等多項倡議,推動通過《二十國集團數字經濟發展與合作倡議》。我們主張維護和完善多邊數字經濟治理機制,攜手打造開放、公平、公正、非歧視的數字發展環境。
深化數字經濟雙邊務實合作。中國同各國分享數字經濟發展機遇,推動數字經濟創新與合作。第二十三次中國—東盟領導人會議發表《中國—東盟關于建立數字經濟合作伙伴關系的倡議》。中國同相關國家共同發起《“一帶一路”數字經濟國際合作倡議》。我們愿同世界各國拓展數字經濟合作,讓數字經濟發展成果惠及世界各國人民。
(三)立足開放環境,與國際社會共同維護網絡空間安全
加強信息基礎設施保護。中國積極開展網絡安全應急響應合作,推進信息基礎設施保護,推動建立“CNCERT國際合作伙伴”關系。我們呼吁,國際社會加強在預警防范、信息共享、應急響應等方面合作,積極開展關鍵信息基礎設施保護的經驗交流,反對利用信息技術破壞他國關鍵信息基礎設施或竊取重要數據。
加強個人信息保護和數據安全管理。中國堅持以開放包容的態度推動全球數據安全治理、加強個人信息保護合作。2020年9月,中國發布《全球數據安全倡議》。中國支持聯合國大會及人權理事會有關隱私權保護問題的討論,推動網絡空間確立個人隱私保護原則。我們呼吁國際社會進一步加強數據安全和個人信息保護的交流合作,要求企業不得在信息技術設備中預設后門、惡意代碼,不得利用提供產品、服務的便利條件竊取用戶數據。
打擊網絡犯罪和網絡恐怖主義。打擊網絡恐怖主義和網絡犯罪是國際社會共同的責任。中國為聯合國大會通過關于啟動《聯合國打擊網絡犯罪公約》談判的相關決議作出重要貢獻。中國積極參與金磚國家反恐工作組系列會議,介紹打擊網絡恐怖主義實踐經驗。我們主張進一步完善打擊網絡犯罪與網絡恐怖主義的機制建設,支持并積極參與聯合國打擊網絡犯罪全球性公約談判。
(四)深化國際合作,推進構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互聯網治理體系
發揮聯合國在網絡空間國際治理中的主渠道作用。各國都有權平等參與網絡空間的國際秩序與規則建設。中國建設性參與聯合國信息安全開放式工作組(OEWG)與政府專家組(GGE),推動OEWG與GGE形成最終報告。我們倡導在聯合國框架下,以包括《聯合國憲章》在內的國際法和國際關系基本準則為基礎,制定各方普遍接受的網絡空間負責任國家行為規則、準則和原則。
完善共享共治的國際治理機制。網絡空間國際治理應發揮各主體作用。2014年以來,中國連續八年舉辦世界互聯網大會,搭建中國與世界互聯互通的國際平臺和國際互聯網共享共治的中國平臺。中國積極參與聯合國互聯網治理論壇、國際電信聯盟、二十國集團、亞太經合組織等平臺活動,舉辦中英互聯網圓桌會議、中德互聯網經濟對話、中國東盟信息港論壇、中非互聯網發展與合作論壇等活動。我們將支持和推動政府、國際組織、企業、技術社群、社會組織、公民個人等各主體共同參與網絡空間國際治理。
推動平等參與互聯網基礎資源管理。互聯網基礎資源管理體系是互聯網運行的基石。中國積極參與互聯網名稱與數字地址分配機構(ICANN)活動,支持ICANN治理機制改革,推進互聯網基礎資源管理國際化進程。我們主張保護各國使用互聯網基礎資源的可用性和可靠性,推動國際社會共同管理和公平分配互聯網基礎資源,推動包括域名系統在內的互聯網核心資源技術系統更加安全、穩定和富有韌性,確保其不因任何一國的司法管轄而對其他國家的頂級域名構成威脅,更不能因任何政治或人為因素而導致服務中斷或終止。
(五)彌合數字鴻溝,促進普惠包容發展
加強對弱勢群體的支持和幫助。中國堅持以人為本、科技向善,加強對弱勢群體的支持和幫助,促進互聯網發展成果惠及每一個人。2021年6月,中國舉辦亞太經合組織數字減貧研討會,推動互聯網助力精準扶貧的經驗交流與分享。我們呼吁提升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鼓勵開發適合老年人、殘疾人、婦女、青少年使用的數字產品和服務。
加強網絡文化交流與文明互鑒。中國尊重網絡文化的多樣性,積極開展線上文化交流活動。我們倡導各國挖掘自身優秀的文化資源開展網絡交流合作和文明互鑒,攜手打擊網絡虛假信息,加強網絡空間生態治理,共同建設健康文明的網絡空間。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中國始終是網絡空間和平的建設者、發展的貢獻者、秩序的維護者。中國網信事業的發展不僅將造福中國人民,也將是對全球互聯網安全和發展的貢獻。展望未來,中國將繼續以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理念為指引,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旗幟,同國際社會一道,堅定維護網絡空間團結協作,倡導尊重網絡主權,加快數字經濟發展,積極打造開放、公平、公正、非歧視的數字發展環境,加強關鍵信息基礎設施保護務實合作,推動互聯網基礎資源管理體系公平開放,深化打擊網絡犯罪和網絡恐怖主義國際合作,促進數據跨境安全自由流動,拓展網絡生態治理合作,推進網絡文明交流互鑒,努力讓互聯網發展成果惠及全人類,把握機遇,迎接挑戰,共同開創人類更加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