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季刊
共建攜手共進的中拉命運共同體
祝青橋 外交部拉美司司長
應厄瓜多爾總統科雷亞、秘魯總統庫琴斯基、智利總統巴切萊特邀請,2016年11月17至23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對三國進行國事訪問,并出席在秘魯利馬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四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這是中國面向亞太和拉美的一次重大外交行動,也是習近平主席四年內第三次訪問拉美。
訪問期間,習近平主席同三國領導人暢敘傳統友誼,共謀合作發展大計,并在秘魯國會發表面向整個拉美和加勒比地區的重要演講,規劃指引中拉關系發展方向。訪問亮點紛呈、成果斐然、影響深遠,在國際地區形勢動蕩多變的形勢下,釋放出中國對拉美發展前景信心沒有變、中拉互為機遇格局沒有變、中國加強同拉美國家各領域合作政策沒有變的明確信息,標志著中拉雙方站在了攜手打造命運共同體的歷史新起點。在習主席訪拉結束之際,中國政府發布了第二份《中國對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政策文件》,全面闡述了新時期新形勢下中國對拉政策的新理念、新主張、新舉措,將指導今后一個時期中拉各領域交流合作,引領中拉全面合作伙伴關系不斷邁上新臺階。
一、處于歷史新時期的中拉關系
中國同拉美和加勒比地區相距遙遠,但雙方友好交往源遠流長,人民傳統情誼深厚,具有天然的親近感。近年來,中拉關系實現跨越式發展,雙方高層交往頻繁,各領域交流合作不斷擴大。中拉相互輸送發展動力,共同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挑戰,成為新時期南南合作的典范,具體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高層交往引領中拉關系發展方向。中拉同為發展中國家,在世界多極化和國際關系民主化等問題上有廣泛的共同利益。長期以來,雙方高層交往密切。上世紀90年代起,中國主要領導人均實現訪拉,拉美多數國家領導人任內也曾訪華。雙方就雙邊關系和共同關心的地區和國際保持了經常性溝通和坦誠對話,不斷凝聚和擴大政治共識。2008年,中國政府發布首份《對拉美和加勒比政策文件》,提出建立平等互利、共同發展的中拉全面合作伙伴關系這一目標,闡述了中方各領域對拉合作政策,為中拉關系發展提供了重要指引。2014年,習近平主席與拉美領導人共同確立了平等互利、共同發展的中拉全面合作伙伴關系,宣布將成立中國-拉美和加勒比國家共同體論壇,使雙方政治互信達到新的水平,也標志著中拉關系進入全面合作新階段。
二是務實合作打造中拉關系有力支撐。新世紀以來,中拉充分發揮經濟互補性,經貿領域務實合作實現了快速發展。中拉貿易從不到200億美元發展到2600億美元僅用了10年時間,這在世界貿易發展史上是少見的。中國已是拉美第二大貿易伙伴國和多個拉美國家的第一大貿易伙伴,并同智利、秘魯、哥斯達黎加三國簽署了自貿協定。來自拉美的石油、大豆、鐵礦砂等商品為中國經濟發展提供了重要保障,中國的工程機械、生產裝備也在拉美國家建設中發揮了積極作用。此外,拉美成為中國企業海外投資和工程承包的重要目的地,雙方在能源資源、通信、基礎設施等領域實施了一大批重大合作項目,有效提升了拉美的自主發展能力,為中拉人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
三是人文交往奠定中拉關系堅實基礎。中拉都擁有悠久歷史和燦爛文明,中拉交往歷史悠久,雙方人民素懷友好感情。隨著雙方各領域合作的深入開展,中拉人文交往日益密切,拉美“中國熱”和中國“拉美熱”不斷升溫。拉美已經有39所孔子學院和11所孔子課堂和1家中國文化中心,每年有近萬名拉美學子來華學習進修。中國也有50多所高校開設西班牙語或葡萄牙語專業。拉美正成為中國高端出境游的重要目的地,雙方開通多條直航航線,越來越多的拉美和加勒比國家給予中國游客免簽等簽證便利。雙方還通過互辦文化年、電視周、文藝展演等活動積極開展文化交流,進一步拉近了雙方人民心與心的距離。
二、構建中拉關系“五位一體”新格局
2014年,習近平主席在首次中拉領導人會晤上提出,中拉深化全面互利合作面臨更好機遇、具備更好基礎、擁有更好條件,完全有理由實現更大發展,并提出構建政治上真誠互信、經貿上合作共贏、人文上互學互鑒、國際事務中密切協作、整體合作和雙邊關系相互促進的中拉關系五位一體新格局,得到拉方領導人積極響應,成為新時期中國對拉政策的總體目標。兩年多來,雙方在構建中拉關系新格局方面取得了新的重要進展,五位一體辯證統一、相互促進的發展態勢更加清晰。
堅持平等相待,始終真誠相助,是中拉關系發展的根本前提。中方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堅持國家不分大小、強弱、貧富都是國際社會平等成員,堅定支持拉美國家走符合自身實際的發展道路,實現聯合自強、發展振興。2013年以來,習近平主席三次訪問拉美,足跡遍布拉美大陸和加勒比不同次地區的國家,并在多雙邊場合同拉美和加勒比國家領導人廣泛會面,實現了元首外交的“全覆蓋”。繼同巴西之后,中國先后同秘魯、墨西哥、阿根廷、委內瑞拉、厄瓜多爾、智利建立全面戰略伙伴關系,同哥斯達黎加、烏拉圭建立戰略伙伴關系,同加勒比建交國建立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共同發展的全面合作伙伴關系,進一步豐富了中國在拉伙伴關系網絡。中國同拉美和加勒比各國高委會、戰略對話、雙邊委員會、政治磋商等對話合作機制更加完善,雙方在涉及國家主權、領土完整、穩定發展等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的問題上繼續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積極維護共同利益。
堅持互利合作,促進共同發展,是中拉關系發展的內生動力。雙方在習近平主席提出的“1+3+6”務實合作新框架下,積極推動務實合作換擋提速。雙方制定了《中國與拉美和加勒比國家合作規劃(2015—2019)》,充分發揮貿易、投資、金融合作“三大引擎”作用,不斷深化雙方在能源資源、基礎設施建設、農業、制造業、科技創新、信息技術六大重點領域的合作。2015年以來,面對世界經濟復蘇艱難、大宗商品國際價格下跌等不利因素,中國從拉美進口主要商品的數量始終保持穩定,雙方貿易結構不斷優化,農產品等特色優勢商品正成為拉美對華出口新的增長點。中國對拉美直接投資存量已經超過1500億美元,投資領域從傳統的資能源行業向電力、汽車、機械制造、新能源、電子商務等新興行業不斷延伸,并積極探索股權并購、特許經營等新的合作方式。拉美已成為僅次于亞洲的中國企業海外投資第二大目的地。雙方共同探索產能合作“3×3”新模式,在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開展的產能合作發展前景良好。中方先后設立350億美元一攬子融資安排、300億美元中拉產能合作基金、30億美元中國—加勒比合作基金等對拉金融合作機制,同拉美多國簽署了雙邊融資和貨幣互換協議,在智利、阿根廷設立人民幣清算銀行,為中拉經貿合作提供了重要的融資支持。中拉務實合作不斷深化,利益融合日益擴大,正走向更高水平的優勢互補和共同發展。
堅持交流互鑒,鞏固世代友好,是中拉關系發展的堅實支撐。習近平主席2014年宣布的5年內向拉美和加勒比國家提供6000個政府獎學金名額、6000個赴華培訓名額以及400個在職碩士名額,邀請1000名拉美和加勒比國家政黨領導人赴華訪問交流等重大舉措得到有效落實,進一步加深了雙方相互了解。2016年舉辦的“中拉文化交流年”以及巴西舉辦第31屆夏季奧運會、殘奧會等重大活動掀起了雙方文化、體育交流和人員交往新高潮。習近平主席在第三次訪拉期間宣布,未來3年中方將為拉美和加勒比國家培訓1萬名各類人才,中方將在華設立中拉新聞交流中心,邀請部分拉美媒體記者來華工作,并在未來5年為拉方培養500名媒體從業人員。這些措施的實施將進一步促進中拉之間的民心相通,深化中拉人民傳統友好情誼。
堅持國際協作,促進公平正義,是中拉關系發展的國際責任。中拉雙方在聯合國、世界貿易組織等國際組織和多邊框架內,就實現可持續發展、鞏固多邊貿易體制、完善全球經濟治理、應對氣候變化、推動亞太區域合作等議題開展了有效對話協調,維護共同立場。中國支持巴西舉辦2014年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支持秘魯舉辦2016年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拉美國家也積極支持中國舉辦2014年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以及2016年20國集團杭州峰會,支持中國提出的亞太自貿區倡議和一帶一路倡議。巴西成為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創始成員國,并與中國一道推進金磚國家開發銀行建設,在巴黎氣變大會上采取共同立場。中拉在國際和地區事務中開展的合作,有效維護了以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為核心的國際秩序和體系,推動了亞太區域合作,為構建開放包容的世界經濟體系作出了貢獻。
堅持整體合作與雙邊關系相互促進,是中拉關系發展的戰略路徑。2014年,中拉領導人共同宣布建立中國—拉共體論壇,論壇首屆部長級會議于2015年1月在北京舉行,實現了中方倡導、面向發展中國家的地區整體合作機制的全覆蓋。兩年來,中拉論壇各領域合作穩步推進,先后在舉辦了基礎設施、科技創新、政黨交流、青年政治家、民間友好、智庫、企業家等領域十多個分論壇會議,有力推動了中拉各領域合作,論壇框架下各項對拉合作舉措也得到穩步落實。中方始終堅持平等相待的合作原則、互利共贏的合作目標、靈活務實的合作方式、開放包容的合作精神,積極推動以中拉論壇為主要平臺的中拉整體合作進程,并繼續開展中國-加勒比經貿合作論壇及同南共市、太平洋聯盟等次地區組織、美洲開發銀行等地區金融機構的對話合作,初步形成了中拉之間雙邊關系、中國與拉美次地區組織關系和中拉整體合作并行互促的良好局面,受到拉方的普遍歡迎和積極評價。
三、共建攜手共進的命運共同體
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深刻洞察人類前途命運和時代發展趨勢的基礎上,推動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理論創新的重大成果,就國際秩序和國際體系變革提出的重大方案,對當代國際關系正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中拉關系的發展始終堅持平等相待,維護公道正義,致力經濟振興、實現包容互惠、推動文明互鑒、倡導綠色發展,這與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總布局高度一致。中拉關系已經具備了命運共同體的基本特征。
習近平主席在秘魯國會演講中提出,中拉雙方應高舉和平發展合作旗幟,推動發展戰略對接,推進合作換擋加速,實現合作成果共享,共同打造好中拉命運共同體這艘大船,引領中拉友好關系駛入新航程。這為中拉關系的未來指明了方向。
高舉和平發展合作旗幟,就是要順應歷史潮流,把握國際大勢,始終把實現國家發展、民族振興作為根本任務,同時攜手維護世界和平、推動共同發展,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謀和平、求發展是包括中拉在內廣大發展中國家的根本訴求和最大利益交匯點。中國和拉美面積占世界五分之一,人口占世界近三分之一,是維護世界和平穩定、推動世界經濟增長的關鍵力量。雙方在發展道路上應堅持平等相待,走“對話而不對抗,結伴而不結盟”道路,為新時期國與國關系書寫“中拉模式”;堅持合作共贏,相互輸送發展動力,為世界經濟發展注入“中拉力量”;堅持交流互鑒,提倡“和而不同”,為不同文明和諧共處提供“中拉經驗”;在涉及和平、發展與合作的重大國際事務上發出“中拉聲音”,闡明“中拉立場”,共同提升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代表性和發言權。
推動發展戰略對接,就是要加強治國理政經驗交流,增強宏觀政策規劃和協調,推動中國的“十三五規劃”同拉美和加勒比國家發展戰略相銜接。中國將加快對外貿易優化升級,向全球擴大市場開放,支持企業擴大對外投資,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這與拉美提升出口附加值,吸引外國投資,實現產業結構多元化,維護全球貿易與投資自由化的發展規劃高度契合。中拉在社會治理、環保、減貧、衛生等領域可以相互借鑒,取長補短。明年中方將在北京舉行中拉環境與可持續發展圓桌對話會,就雙方相關政策理念進行“對表”,探索中拉合作新領域。雙方還要將中拉關系發展同國際和區域發展對接。中國積極推動亞太區域合作與拉美國家在發展問題上“向東看”相向而行,亞太自貿區建設將為包括中拉在內的域內國家和世界帶來更多發展機遇。
推進合作換擋加速,就是要以創新為發展動力,主動適應世界經濟金融形勢的新變化新挑戰,不斷提升中拉務實合作的層次和水平。中拉城鎮化和新型工業化進程的發展將釋放出巨大的市場需求,雙方要抓住機遇,深挖貿易潛力,優化貿易結構,將特色優質產品和高附加值產品打造成新的貿易增長點,促進投資進一步向高新技術、清潔能源、制造業、信息通訊等領域拓展,推動形成資金、技術、裝備和人才等多元投資網絡,進一步豐富金融合作形式,加大產業對接和產能合作,積極鼓勵雙方企業開展聯合創新和研發,服務各自發展戰略,為雙方發展提供新的助力。雙方應充分利用包括中國—拉共體論壇在內的各種多雙邊合作機制,做好雙方各領域合作規劃,不斷完善中拉貿易、投資便利化各項制度安排,為雙方合作搭建更加完備的法律和制度框架。
實現合作成果共享,就是要讓雙方人民成為中拉合作的推動者、實踐者和受益者。中方鼓勵企業在對拉合作中貫徹綠色發展理念,重視履行社會責任,加強技術轉讓和人力資源合作,同時尊重當地習俗和文化傳統,遵守當地勞工、環保等等法律制度,積極推動投資本地化,促進當地就業和社會事業發展,使雙方人民切實感受到中拉合作帶來的好處。我們還要進一步開展人文交流和文明互鑒,讓中拉人民探索自身發展道路的進程中相互理解,相互支持,使中國夢與團結協作、發展振興的“拉美夢”交相輝映,讓中拉合作在物質和精神層面同步實現繁榮發展。
中拉命運共同體的巨輪已經啟航。讓我們齊心協力,攜手共進,讓這艘巨輪行穩致遠,乘風遠航,為雙方人民帶來更多的繁榮與福祉,為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偉大事業做出新的貢獻!